精彩小说尽在口袋推文!

首页全部分类穿越重生›大明平西王

>

大明平西王

爱吃小炒鸡杂的陈天德 著

吴三桂 朱由检 穿越重生

《大明平西王》主角吴三桂朱由检,是小说写手“爱吃小炒鸡杂的陈天德”所写。精彩内容:崇祯十六年秋,大明帝国岌岌可危,自己还有半年时间就要收到诏旨,去北京勤王,自己到底是自立门户,投奔满清,降于闯贼,还是为大明尽忠呢?...

来源:fqxs   主角: 吴三桂朱由检   更新: 2024-10-30 10:22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热门小说《大明平西王》是作者“爱吃小炒鸡杂的陈天德”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吴三桂朱由检,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张嫣道。张嫣虽然有定策之功,但还是有分寸的,不敢贸然说话。“无妨皇嫂,你就当是帮朕指点一二,朕准了。”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张嫣就开始关照他了,对于朱由检来说,张嫣不仅是皇嫂,还是除了皇后和几个儿女外最亲近的人,也是朱由检少数不会怀疑的人之一...

第4章 明矾显字

朱由校驾崩时,张嫣在为朱由检登基立下定策之功,因此在崇祯一朝,她受到朱由检的尊敬和礼遇,朱由检在政务上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也会时不时的过问这位皇嫂。

“朕很想让吴三桂进京,可是现在辽东局势严峻,经过此战,大明在辽东也仅有宁远一地,朕确实有意让吴三桂进京防守山海关,一来可以聚集吴三桂、高第之兵,建奴进犯可以拧成一根绳,防守有余,二来可以协助拱卫京师防御,抵御李自成的东征。

至于什么多疑症,都到这个份上朱由检也不太在乎什么了,还能有更差的境地吗?

“而且吴三桂讲的也有些许道理,朕也应当召周遇吉、唐通等人入京。

这两个人朱由检多少也略有耳闻。

周遇吉就不用说了,屡立战功,屡次加官至太子少保、左都督,现在担任山西总兵,在代州设立防线阻击李自成的大军。

而唐通曾参加过松锦之战,跟吴三桂一样,是当时的八位总兵之一,今年的宁远卫之战唐通也参加过,后改任蓟镇西协总兵,朱由检在前几天还亲自召见过他,称卿而不名,赐莽服、玉带。

虽然是常败将军,但多一个总兵多一份力量。

“陛下,根据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还请陛下自行决断。

张嫣道。

张嫣虽然有定策之功,但还是有分寸的,不敢贸然说话。

“无妨皇嫂,你就当是帮朕指点一二,朕准了。

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张嫣就开始关照他了,对于朱由检来说,张嫣不仅是皇嫂,还是除了皇后和几个儿女外最亲近的人,也是朱由检少数不会怀疑的人之一。

“既然陛下话至于此,那臣妾就以臣妾个人的看法来简言两句。

“皇嫂请。

“陛下,这道理是如此,张嫣皱着眉头道“可陛下,本宫听说那些朝臣不大听调是吧。

“可不是,这帮混账,平日里忠君保国喊的震天响,真的有事,竟没有一个人为朕排忧解难的。

朱由检愤愤道。

“也许朕当年就应该听皇兄的话,应该留魏阉一命的。

魏忠贤这把刀到了后期虽然有些失控了,但也只是天启末年才那般嚣张,假时像天启初年那般,让阉党和东林党相互平衡,或许就歪打正着了呢。

而阉党覆灭后,原本阉党手下的那群牛蛇鬼神彻底放飞自我,形成了各地域派系,一天天在朝堂上就知道斗来斗去。

而东林党经过魏忠贤的大肆清洗之后,除了崇祯初年短暂执政过一段时间,经过朱由检的又一轮撤换,大部分人在南京六部养老,逐渐退化成地方派系。

有些人甚至也学会了北京六部那帮人的做派,除了党争什么也不会。

其实也有朱由检自己的原因。

朱由检这些滥杀或坑死的人可不少,还总是卸磨杀驴。

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做法,让朝臣们做事各个以自保为第一要务,以免日后被拉出去砍头。

首到现在他仍然一昧的把错怪在别人头上,只能说他这个皇帝当的很失败。

张嫣听到这话,心里也有些无奈,但未做反驳。

当年魏忠贤伙同客氏害死了她的孩子,也害死了对她多加照顾的张裕妃,她首到现在都还在怀恨在心,但如果再来一次,她可能还是无法放过魏忠贤。

但她也在想,如果魏忠贤还在的话,说不定真的歪打正着了呢?!

“陛下,现在多说无益,如今孙传庭失踪,陕西的局势己经恶化,虽然离京师还有两千里之外,但本宫也认为还是应当速召吴三桂进京,加强京师的防御。

张嫣道。

“至于宁远,本宫认为松锦陷落后,宁远也是朝不保夕,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利落的放弃,让关宁军真正的有它的用武之地。

今日本宫也跟袁娘娘说了这事,袁娘娘也认为,不应该再把这大明仅存的精锐之师浪费在关外一座毫无意义的城池。

只要关宁军还在陛下手中,陛下未必不能凭借这关宁军翻盘。

张嫣既然坐拥多年皇后之位,对于朝廷的一些局势还是比较了解的。

“话是如此,但如何让吴三桂进京,此乃朕之一大难题啊。

朱由检无奈的说道。

那些个朝臣除了少数几个,大部分都在反对吴三桂进京,说来也是可笑,这个时候朝廷居然还在争论要不要把吴三桂调入京师。

很多朝臣坚决不同意“弃土,但是关外还有什么土可让明军去弃?

不就只剩下宁远了么?

难道宁远比京师还重要?

朱由检心情烦闷,刚想闷一口茶,结果手没有拿稳,茶水洒在了奏折上,湿了一大片。

“皇爷!

王承恩见到奏折湿了,连忙将奏折拿起来用衣袖去擦拭。

但神奇的是,奏折上面居然逐渐显现出来一些字迹。

王承恩见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然后擦了擦眼,定睛去看—这奏折还真的显现出来一些字迹。

“皇爷!

您快看这奏折!

王承恩猛的用力合上奏折,望向朱由检道。

“大惊小叫的,成何体统!

张嫣不满道。

这王承恩都是宫中老人了,还是司礼秉笔太监,怎么还是像信王那时候那样,毛毛躁躁的。

“怎么了?

这奏折不是看过了吗?

朱由检不以为然道,但他还是接过奏折看了一眼。

只见上面多了几行字“陛下,朝中杂事颇多,臣不得不用此法启奏陛下,臣与左中允李明睿和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相交甚好,陛下可大胆启用此二人,密宣此二人将诏书送往宁远。

届时臣可以领西万关宁铁骑及二十万宁远边民进关,叩听圣裁。

吴三桂在上面还特意用了现代的标点符号。

实际上中国古代是有标点符号的。

古代的书籍,虽然大多数都没有标点,但是,标点符号却很早就有,春秋时期就有了标点符号的雏形。

在明人的《罪惟录》和流传下来的《永乐大典》中,都能看到句读的存在。

“陛下,这吴总兵的意思是…,还特意加上句读…张嫣惊奇道。

这确实神奇,没想到偶尔撒个水居然出现了字迹。

“既然吴三桂都这样替朕决定了,那就按照条件的意思去办吧。

朱由检扶了扶额,反正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王承恩,你把袁贵妃叫过来,就说朕有事情要找她。

朱由检吩咐道。

“陛下,现在己经半夜三更,恐怕袁娘娘己经睡着了,现在叫她过来的话?

王承恩犹豫道。

“陛下,还是明天再唤袁妹妹吧。

张嫣也知道大晚上把别人叫醒也是在是不好,便说道。

“那行吧。

朱由检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便改口道“那你先下去休息吧,朕跟皇嫂说两句就熄灯。

“臣遵旨。

王承恩赶忙走出了乾清宫的大殿。

“陛下,万一这吴三桂不听陛下调度,拥兵自重怎么办?

张嫣道。

在张嫣眼里,吴三桂对大明虽说尽力,但远远谈不上忠心,万一行朱全忠之事,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放心吧,这点朕还是知道的。

朱由检知道吴三桂的心思,但他心中也有把握,吴三桂可能不是一个忠臣,但他不是傻子。

至少在大明朝廷还在的时候,吴三桂应该还不会明面干这事。

当了十七年的皇帝,这点心思他还是有的。

而且他也不好得罪吴三桂,逼得太狠纯属给自己找麻烦。

“皇嫂,帮朕研墨,朕要亲自拟旨。

朱由检道。

“是,陛下。

……五天后,辽东宁远卫,吴宅灶房吴三桂擦拭着一把葡萄牙产的燧发枪,然后将它放在旁边。

此时的他身穿红色官袍,头戴黑色乌纱帽,补子上绣的是象征着二品武官的狮子。

坦白的讲他非常喜欢这种结合了蒙古服饰的汉家衣冠,他觉得这比后世的满清服饰好看太多了,这才代表了他们华夏的传统文化。

大明崇祯八年(1635年),明朝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

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以前的鸟铳无大差异,主要是改进了发火装置。

自生火铳的出现,将华夏使用了两百多年的火绳点火法,改进为燧石发火。

这是华夏火器史上一个大革新。

但因为技艺和重视程度不够,且因为密度问题导致射程不足,装填速度也不够快,毕懋康制作出来的利器成了勋贵们打鸟消遣用的工具,而非装备士卒杀敌的利器。

关宁锦防线作为大明抵御满清的最前线,明军用的大部分是鸟铳,也有少量的火绳枪,至于燧发枪,明朝国内应该是没有的。

他手中这把燧发枪是前身,也就是他的祖宗托人从京营手里淘来的,花了整整十八两白银。

枪长一米半,重达八斤,是葡萄牙的原装货。

摸着这把枪,他感到十分冰凉的金属触感,正好配合着宁远即将到来的冬季。

随后他从身上拿出一包火药,这是他在火药库中取得的。

吴三桂将火药取出一点倒在手上,用手按了按,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是火药?

扑街!

虽说明朝的火枪使用逐渐频繁,但工艺十分低劣,甚至还在用宋朝的古法,在火药中掺入石灰,虽然防潮但威力和射程都不足,根本无法阻挡八旗骑兵的进攻。

当然了,火枪兵虽然杀伤力大,但并不是万能的。

首到一战时期机枪和坦克等杀伤力强的武器的出现,火枪才能真正的压制骑兵。

所以吴三桂就算是调配出来欧洲火药也无法完全阻挡满清八旗的骑兵,这个时期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只能是火炮,尤其是威力强大的开花弹。

而且明军火枪兵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们不擅长近战。

别说是八旗的重甲骑兵,通常清军步兵的一个冲锋就能把明军火枪兵的三段式突击方阵冲垮。

未来英军的“龙虾兵为什么能够所向披靡?

因为他们除了射击精准,还精通铳剑术,敢于跟敌人拼刺刀肉搏。

为此,吴三桂特意找了铁匠在火枪枪口下方安装了一个底座,方便安装刺刀。

随后吴三桂便走向书桌,在桌子上摆放的,依次是硝石、木炭、硫磺。

《大明平西王》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