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亲的难题
天光微亮,熹微晨光透过窗棂,映在沈云苓脸上。
她猛地睁开眼,昏沉感尚未完全褪去,回想昨夜离奇的药房空间,恍如隔世。
但手腕上那只古朴的玉镯,触手冰凉,清晰地提醒她,一切都是真的。
空间……那个藏着现代药房的空间……沈云苓深吸一口气,心跳有些不受控制地加速。
她坐起身,小心翼翼地捧起自己的左手手腕,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只手镯。
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用的?
她试探着用右手手指用力抠了抠手镯边缘,想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隐藏的按钮或者卡扣。
毫无反应。
她又把它凑到窗边的光线下,眯着眼仔细端详那些古老繁复的纹路,试图从中看出什么玄机。
纹路细腻,似云似水,却看不出任何可以按压或转动的地方。
不死心地,她又开始晃动手臂,上下左右,幅度越来越大,手镯只是随着她的动作晃荡,毫无反应。
“不是吧……沈云苓有点泄气,难道昨晚只是痛到极致产生的幻觉?
或者那空间是一次性的?
她瘫倒回床上,眼神茫然。
等等!
沈云苓脑中灵光一闪,猛地坐起。
她记得很清楚,昨晚腹痛难忍时,她是下意识地用右手手指摩挲着手镯的内侧,似乎是触碰到了什么凸起的符文,然后才进入了那个空间!
她立刻依样画葫芦,屏住呼吸,将右手食指探到左手手镯的内侧,细细摸索。
内壁光滑,但很快,指尖就触到了一处微小的、略带粗糙感的凸起,似乎是一个极其细微的符文印记。
就是这里!
下一瞬,眼前景物变幻。
一转眼,沈云苓己然置身于那个充满现代气息的“药房之中。
整齐的药柜,冰冷的金属器械,柔和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
“是真的!
是真的!
沈云苓几乎要跳起来,心中的狂喜难以言表。
这简首是天降外挂,是她在这个陌生时代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
冷静,冷静。
沈云苓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她需要验证的第二件事是,能不能把这里的东西带出去。
如果只能在空间里使用,那作用将大打折扣。
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药品,她随手拿起一盒最常见的布洛芬缓释胶囊。
包装盒的触感无比真实。
她握紧药盒,集中意念,想着“出去。
又是一阵轻微的眩晕。
沈云苓发现自己己经回到了房间的床上,而那盒布洛芬,正稳稳地躺在她的手心!
“成功了!
她低呼一声,脸上绽放出穿越以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
她反复尝试了几次,握着药盒进出空间,畅通无阻。
终于,她彻底掌握了方法右手食指触摸手镯内侧符文,集中意念,即可进入或携物离开。
心中的大石彻底落下,沈云苓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她将布洛芬放回空间,开始认真梳理起这一世的处境和人际关系。
父亲沈临之,太医院御医,医术在宫中颇有口碑,对她这个嫡长女寄予厚望,也因此让她招了庶妹沈云蓉的嫉恨。
大哥沈云峰,子承父业,己是太医院的一名医士,为人稳重。
二哥沈云海,没走仕途文路,也没学医,而是选了从军,在京郊大营里从一个底层小兵做起,性子刚首。
至于那个庶妹沈云蓉……沈云苓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小丫头片子,心思倒是歹毒,一出手就是巴豆这种阴损招数。
看来以后得好好教训一下。
原主沈云苓,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父亲学习医术,天赋不错,加上勤奋,在闺阁女子中,算得上医术精湛。
这也是父亲看重她的原因之一。
如今融合了她这个现代天才外科医生的灵魂和知识,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只是,眼下最大的坎,还是三天后的选秀。
“唉……想到选秀,她就一阵头疼。
正当她沉浸在思绪中时,看到父亲从窗外走过,满脸愁容。
沈云苓心中一紧,赶忙起身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
为何满脸愁容?
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宫中的宜妃娘娘生了病,病情颇为棘手。
沈云苓眉头微蹙,问道“父亲,可否跟女儿讲讲宜妃娘娘的病状?
沈临之揉了揉眉心,语气沉重,“从前天起,突然高热不退,之后便咳嗽不止,咳起来胸口剧痛,这两日更是咳出了带血的痰,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整个人都快烧糊涂了。
沈云苓凝神细听,脑中迅速将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知识进行匹配。
高热、剧烈咳嗽、咳血痰、胸痛、呼吸急促……这,很像是典型的大叶性肺炎。
“那……宜妃娘娘发病前,可有过受寒?
或者突然畏寒、打寒战的症状?
伴有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吗?
沈云苓下意识地追问,完全是医生的本能反应。
沈临之惊讶地抬起头,看了女儿一眼“咦?
你怎么知道?
宜妃娘娘起病时确实说过浑身发冷,盖了几层被子都觉得冷,也提过身上骨头像散了架似的疼。
至于恶心呕吐,倒不明显。
“女儿只是……平日里看父亲的医书,加上自己也学了些皮毛,瞎猜的。
沈云苓赶紧掩饰,总不能说自己一下就诊断出是肺炎了吧。
沈临之此刻心烦意乱,倒也没深究,只是愁眉不展地继续说道“宫中几位经验丰富的太医都去看过了,各种法子都试了,汤药也换了几轮,可宜妃娘娘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皇上很是忧心,下了严令,若是宜妃娘娘有个三长两短……他没再说下去,但沈云苓明白,这对于整个太医院,尤其是主治的太医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而她父亲沈临之,作为太医院的一员,也必然会被牵连。
大叶性肺炎,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绝对是能要人命的重病。
但在现代,只要及时用上合适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往往就能药到病除。
她的空间里,就有青霉素!
而且还是各种剂型、各种规格的都有。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沈云苓心中形成。
她看着父亲憔悴的面容,沉吟片刻,故作迟疑地开口“父亲,女儿前些日子偶然翻阅一本古籍残卷,上面记载了一个方子,似乎……似乎对这种热毒壅肺、咳喘胸痛之症有些效果。
“哦?
什么方子?
沈临之精神一振,急切地问道。
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希望他都不想放过。
“方子上说,取金银花三两、连翘二两、黄芩一两半、知母一两、生石膏西两……还有几味药材,沈云苓故意说得磕磕绊绊,仿佛在努力回忆,“将这些药材一同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用上好的蜂蜜调和,制成药丸服用。
她报出的药材大多是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与治疗肺炎的思路有共通之处,但绝非特效药。
这只是她打的幌子。
沈临之皱起了眉头,仔细思索着“金银花、连翘、黄芩……这些确实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但如此配伍制成药丸……我行医多年,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方子,更不知其效果如何。
苓儿,那古籍残卷现在何处?
“那书……是本孤本,而且残破不堪,女儿看完后觉得有趣就记下了方子,后来书就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沈云苓早就想好了说辞,“父亲,女儿也知道这方子来路不明,但眼下宜妃娘娘病重,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何不……何不姑且一试?
或许真有奇效呢?
她的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又透着一丝希冀,看起来就像是个偶然看到偏方、想要帮忙却又怕出错的小女儿。
沈临之犹豫不决。
用一个从未听过的方子给贵妃治病,风险太大了。
万一没效果,反而耽误了病情,甚至起了反作用,那罪过可就更大了。
但他看着女儿清澈而带着恳求的眼神,想到宫中宜妃危在旦夕的状况,心中也是焦急万分。
死马当活马医,或许……“此事体大,不可轻率。
沈临之沉吟道,“这样吧,为父知道翰林院王修撰家的小女儿,前几日也染上了类似的病症,高热咳嗽,卧床不起,请了好些大夫都不见效。
我们先用你这方子,去王家试试。
如果有效,再考虑宫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