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师,您是怎么看出来的?连林大师都要仔细才能看出端倪,您怎么一眼便能辨真伪?
吴钦峰微微一笑,嘴角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神秘。
“我这双眼睛,天生的,能直接看穿东西的真假,算是老天爷赏饭吃。
“火眼金睛啊!
我面无表情地收回报告,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下一位。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上前,小心翼翼地放下一个锦盒。
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件宋代官窑的笔洗。
我仔细端详,釉色温润如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十分明显。
但就在我用指腹轻轻摩挲笔洗内壁时,一处极其细微的滞涩感让我停下了动作。
放大镜下,那里的开片纹路下,藏着一粒现代抛光剂才会留下的金刚砂。
毫无疑问,这就是仿品。
我刚写完鉴定报告,吴钦峰清朗的声音又一次抢在了我前面。
“张先生,您这件东西,是仿的。
他甚至没上手,只是站在一旁,双手插兜,说得云淡风轻。
“东西做得不错,但可惜,是电窑烧的,胎骨的致密度不对,釉面的‘酥光’也是用强酸腐蚀出来的,形似而神不似。
金丝眼镜男非但没有失望,反而佩服地推了推眼镜。
“吴老师果然神了!
“我就是刚听说您有火眼金睛,特意拿这件高仿来试试您的。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钦佩的眼神像聚光灯一样,齐刷刷地打在了吴钦峰身上。
我不信。
我不信什么火眼金睛。
我怀疑他用某种我不知道的方法,提前看到了我的鉴定报告。
这一次,轮到一件唐三彩仕女俑。
我鉴定完毕,心中有了定论。
但我没有动笔,而是将仕女俑转向吴钦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吴老师,你先看看。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07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