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京海市的老城区藏着太多故事。
我踩着高跟鞋在青石板路上走了整整两周,腿肚子都在打颤,才在一条爬满爬山虎的巷子里撞见那座四合院。
朱漆大门斑驳得露出木色,门楣上“匠心两个字却依稀可见。
据老街坊说,这里曾是清代一位宫廷工匠的故居,屋里的雕花窗棂、青砖地缝里,都藏着老手艺的温度。
可产权早就几经易主,现任房东在国外定居,连中介都挠头说“难办。
我托父亲的老战友牵线,又拜托博物馆的研究员写了封长信。
在说明想把这里改造成非遗学校的初衷,折腾了整整一个月,才终于拿到租赁合同。
签完字那天,我摸着门环上的铜绿,突然想起父亲说过,老物件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上心,它才会给你回应。
紧接着是请古建筑修复团队。
老师傅们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一点点抠窗棂上的积灰,用特制的木胶粘合断裂的雕花。
连青砖地都是先编号再一块块撬起来,清洗干净重新铺回去。
有次我凌晨三点去看进度,还见两个师傅蹲在院里,就着台灯研究清代木工的榫卯结构图,嘴里念叨着“这手艺,现在没几个人会了。
我站在月光里,突然觉得这院子里的每一粒尘埃,都在等着被重新唤醒。
比找场地更难的是请老师。
我列了张清单,把江浙皖一带有名的老艺人都圈了出来,订了张无座高铁票就出发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糖果读物》回复书号【2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