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雅看见了,捂着嘴笑我“林溪,你这是何必呢?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又不是来当苦行僧的。
“你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谁看得到?谁会记得你?
我没理她,低头继续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她说的没错,没人看得到。
但孩子们看得到。
当我把第一篇图文并茂的乡土课文《我的家乡青石村》发给他们时,他们眼睛里迸发出的光亮,是我见过最美的星辰。
“老师,这是我们村的石碾子!
“老师,这棵树我知道,就在我家屋后!
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第三章
光有教材还不够,他们连像样的文具都没有。
很多孩子的铅笔,已经短到握不住,还在用。
他们的练习本,正反面都写满了,就用小刀刮掉字迹,再写。
我看着心酸。
于是,我用我整个大学攒下的八千块奖学金,托人从县城里,给这里的三十一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套全新的书包、文具盒、练习本和一套课外读物。
我还特意为那套课外读物,花了一番心思。
山里的孩子,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普通话都说不标准,阅读对他们来说有障碍。
我便提前把每一本书,都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录制成音频。
然后,我把这些音频生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二维码,找打印店印成不干胶贴纸,仔仔细细地贴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
二维码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嗨,宝贝们,我是林老师,希望你们喜欢我送的礼物。
这样,他们只要用村委会那台唯一能上网的旧手机扫一下,就能听到我给他们讲故事。
当崭新的书包和文具发到孩子们手上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他们小心翼翼地摸着新书包的拉链,把新铅笔整整齐齐地放进文具盒,脸上是那种最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快乐。
一个小女孩跑到我面前,把她兜里揣了很久的一颗野山楂塞到我手里,小声说“林老师,谢谢你。
我的眼眶瞬间就湿了。
赵雅站在教室门口,抱着手臂,冷眼看着这一切。
她撇了撇嘴,转身走了。
晚上,我听到她又在打电话。
“亲爱的,我在这边好无聊啊,那些土包子,给他们点东西就高兴成那样,真没见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