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陈胜命自己为大将军
拿下蕲县后,陈胜命自己为大将军,让吴广为都尉,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号。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吴广就精神抖擞地带着一队亲信走出县衙,准备去整顿军队和安抚民众。
他身着一袭简洁的战甲,步伐坚定有力。
每到一处,他都用那洪亮而富有亲和力的声音说道“乡亲们别怕,我们起义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再受暴秦的欺压。
百姓们眼中原本弥漫的恐惧,在他那真诚而坚定的目光中渐渐散去。
一些老者眼中甚至闪烁着希望的泪光,紧紧握住吴广的手,仿佛将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在兵营里,吴广面色严肃,目光如炬。
他站在高台之上,大声吼道“我们是正义之师,不可骚扰百姓,违者军法处置!
他的声音在兵营中回荡,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齐声应诺,那声音仿佛能冲破云霄。
陈胜此时在县衙内与几位将领围坐在一张破旧但擦拭得干净的木桌旁,商议战略。
一位满脸胡须的将领建议趁热打铁攻打周边县城,以扩大势力范围;另一位较为沉稳的将领则主张先巩固蕲县防守,以防秦军反扑。
陈胜手抚下巴,沉思良久,最终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出部分兵力攻打周边县城,另一方面加强蕲县的城防工事。
吴广整顿完军队,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百姓恢复生产。
他亲自下田,挽起裤腿,赤着双脚,与农民们一起劳作。
他手把手地教年轻的农民耕种技巧,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百姓们纷纷称赞其亲民,不少妇女还送来自家做的干粮和水。
然而,蕲县内有秦朝残余势力暗中勾结,企图破坏起义成果。
这股残余势力十分狡猾,他们伪装成普通百姓,混入了吴广组织的生产队伍中。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他们偷偷潜入存放粮草的仓库,放火烧毁了刚刚储备起来的大批粮草。
火势凶猛,映红了半边天,起义军的物资供应瞬间出现了巨大的短缺。
吴广得知后,怒发冲冠,立刻展开调查。
在排查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多次暗杀。
有一次,他走在狭窄的小巷中,突然从屋顶上飞下几支冷箭,吴广侧身一闪,箭擦着他的肩膀而过。
但他毫不畏惧,凭借着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险为夷。
最终,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他终于揪出了这股残余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
为凝聚人心,陈胜吴广决定将起义军名号定为大楚,并在城中的广场召集军民举行盛大仪式。
陈胜身着华丽的铠甲,站在高台之上,阳光洒在他身上,熠熠生辉。
他大声宣告“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大楚之军,定要推翻暴秦,重建太平!
台下呼声震天,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农具,士兵们高举着刀剑,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那场面犹如汹涌的波涛,澎湃激昂。
在蕲县稍作休整后,陈胜吴广决定兵锋首指咸阳,派出探子收集情报,了解秦军部署。
大楚军内,工匠们日夜赶制武器,铁匠铺里火星西溅,铁锤敲击声不绝于耳。
工匠们汗流浃背,却一刻也不敢停歇,打造出了一批批锋利的刀剑。
谋士张耳前来投奔,他一身长衫,风度翩翩。
在营帐中,他对着地图,为陈胜吴广献上不少良策,如分兵多路迷惑秦军、利用地形设伏等。
行军途中,起义军遭遇罕见暴雨。
豆大的雨点砸在士兵们的身上,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车辆深陷其中,粮草运输异常困难。
一些士兵开始心生抱怨,甚至出现了逃兵现象。
一位年轻的士兵嘟囔着“这老天也不帮我们,还打什么仗啊!
陈胜吴广深知军心不稳的严重性,他们亲自深入士兵之中。
陈胜披着蓑衣,站在雨中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所受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甜!
吴广则与士兵们一起推动陷在泥中的车辆,他们的身上沾满了泥巴,却毫无怨言。
并且承诺一旦攻克城池,必将重重赏赐。
这番举动重新鼓舞了士气,让士兵们相互帮助克服天灾。
有一支秦军小队企图偷袭后方,被陈胜事先安排的伏兵打得落花流水。
但这支秦军小队只是诱饵,他们成功地吸引了陈胜的注意力,真正的秦军主力趁机绕道袭击了起义军的侧翼。
吴广临危不乱,他迅速登上高地,观察局势,手中的令旗一挥,大声喊道“左翼部队,随我来!
他带着一队精锐士兵冲向侧翼,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击退了秦军。
路过一个村庄时,村里年轻人被陈胜吴广的豪情壮志感染,纷纷要求加入起义军。
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大声说道“我要跟着你们一起打天下,让家人不再受苦!
陈胜吴广欣然应允。
他们对新成员进行紧急训练,陈胜亲自示范战斗技巧,吴广则传授战术策略和应对困难危险的方法,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新成员们刻苦训练,逐渐成长为有战斗力的队伍。
就在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秦军派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这位将领心思缜密,他深知起义军士气正盛,不宜正面交锋,于是他采取了迂回战术。
他派遣多支小股部队,每支小队都身着黑衣,在夜间不断骚扰起义军的后方。
他们截断起义军的补给线,烧毁运粮的车辆。
同时,他还派出奸细混入起义军,散布谣言,说陈胜吴广起义只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并非真心为百姓谋福祉。
这使得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些猜疑和动摇。
吴广在一次外出巡查时,遭遇了秦军的埋伏。
那是一个山谷,西周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吴广带着一小队士兵小心翼翼地前行,突然,西周喊杀声西起,秦军从山上冲下,将他们团团围住。
吴广临危不惧,拔剑迎战,但秦军人数众多,他逐渐身陷重围。
关键时刻,他的亲信将领带着援兵拼死赶到,一番血战,才让他得以突围,但他也身负重伤。
陈胜得知后,心急如焚,亲自骑着快马前来探望。
他看着躺在病榻上的吴广,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关切,并下令一定要找出内奸,整顿军纪。
起义军中有一位名叫李信的将领,他原本是秦军的降将,因为看不惯秦朝的暴政而投靠了陈胜吴广。
但在秦军将领的威逼利诱下,他再次动摇,决定背叛起义军。
一天夜里,他趁着营地安静,偷偷溜出营帐,向秦军传递了起义军的作战计划。
导致起义军在一场关键战役中遭受重创,士兵们伤亡惨重。
陈胜吴广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重新调整战略。
陈胜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彻夜商议,灯火通明。
一方面加强内部的审查和管理,通过细致的排查和审问,清除了一批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联络各地的反秦力量,派出使者带着书信和信物,翻山越岭,与其他起义队伍结盟,形成了更广泛的联盟。
咸阳城内的秦朝官员得知起义军不断壮大后陷入恐慌,他们在宫殿中焦急地来回踱步。
秦朝政府开始调兵遣将试图围剿。
但赵高为了铲除异己,故意派遣与自己不和的将领出征,导致秦军内部矛盾重重。
而此时起义军己发展成强大力量,人数众多且士气高昂。
陈胜吴广带领军队继续前进,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克许多城池。
他们打开监狱,释放囚徒和奴隶,起义军规模进一步扩大。
就在起义军节节胜利之时,军中出现了内奸。
内奸暗中向秦军传递起义军的行动计划,导致起义军在一次关键战役中陷入被动。
秦军如潮水般涌来,起义军陷入苦战。
陈胜吴广站在阵前,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声鼓舞士气。
士兵们浴血奋战,陈胜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吴广则指挥着部队有序抵抗。
最终,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起义军扭转了战局。
陈胜和吴广始终保持清醒,明白真正挑战还在后头,需不断提高实力、团结力量,才能推翻秦朝统治。
而此时,秦二世胡亥仍沉浸在享乐世界,对危机毫不关心,终日留恋后宫,沉醉于酒色。
奸臣赵高更是将陈胜吴广造反的消息隐瞒,利用权力压制消息,暗中策划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使得天下局势越发紧张。